第231章榮華加身(1)
關燈
小
中
大
第231章 榮華加身(1)
一月十八,沈雲卿、孤獨玥二人從寧陽碼頭登上陳炳言的樓船,在眾人目光中緩緩離開岸邊,朝著遠處駛去,沈雲卿牽著獨孤玥的手,站在二樓與她說:
“此去必是腥風血雨千斤重擔,你若害怕,我不怨你。”
獨孤玥緊緊依偎著他,義無反顧說:
“不,我從不怨天尤人,命數自有天定,又何必在乎明日風雨。”
“玥兒真好。”
“但你還是得要先娶公主。”
“在我心中,你二人都一樣,但我待公主相敬如賓,待你如吾之心,永在胸間生生不息。”
“公主其實挺好的,你也莫要負她。”
“呵呵……”
沈雲卿不置可否未做接應,周雪琳的事私下已與玥兒說透,她應該一早知道,早已準備了說辭。
樓船出了寧陽,未走運河北上,而是沿江先去海通。齊州、淮河相繼決口後,水道損毀嚴重,雖然洪水基本退去,大型船只仍有撞上暗礁和擱淺的風險。
走外海沈雲卿打算去萊州看看,而後經由黃河出海口取到洛水,進神都。
楊思茅、朱公成等人解散後,又成了無業游民,楊思茅的私塾是不能再開了,縱然他沒有惡意,但是讓一個造反的人去教書育人,顯然太說不過去,沈雲卿給他弄了一些當下的農業書籍和醫書,讓他帶去夷洲。
而朱公成、皮小五、郭友東等人仍然時長聚在一起,由於無事可幹,沈雲卿讓他們養牛,等待流配夷州,給他們一些錢財、牲口和先進農具帶往夷州,便於他們養家糊口。
此番流配隨遷百姓共計四千七百多口人,原本沒這麽多,民變的頭目有一個算一個才兩百三十多人,連同家眷子女才小兩千,多出來兩千八百多人都是本村的族人,一個帶兩個,兩個帶四個,牽牽扯扯好幾千人。
安置有得一大筆費用,沈雲卿掏了一半,海通州衙掏了四分之一,剩下四分之一由朝廷出,畢竟這個主意是他沈雲卿出的,花費再多,你不買賬,皇帝也不可能認這筆賬。
由於此前海通三縣拒不配合,王曦照舉步維艱,現在三個縣令和屬官都給擼了,他反而又焦頭爛額。
海通逗留兩日,沈雲卿坐船沿海而行,有鑒於林奇坤可能勾結海寇,而且迅速報覆,北上時雇傭了秀州苗家護送北上,以免發生不測。
抵達萊州已是下旬,逗留期間在陳炳言的指點下,去了萊州的船廠,實地勘察萊州的造船。
此時的萊州就是日後的煙臺,但行政範圍卻大得多,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,是岐帝國在渤海灣最為重要的港口與造船基地,其次是山東半島南部的登州,也就是後來的青島。
自從當年奪取遼東後,山東半島成為朝廷重點經營的前沿基地。
當年打遼東,仍然延續了陸路為主的策略,由於當年國力強盛,陸路出兵雖然打的吃力,最終仍然硬著頭皮打下了遼東,但國力由此為轉折點迅速滑坡,追根溯源,還是這一仗消耗了大量國力。
由此為轉折點,岐軍開始檢討戰略,最後發現經由海上出兵和補給要比陸路方便的多,其實當年也有將領提出,但是當年有個問題,打遼東的時候,恰逢南海海盜興風作浪,大肆劫掠往來商船。
為保障海上貿易的暢通,當時本就不多的遠洋船隊都去了南海護航,致使打遼東的時候沒有大船可用,船不夠大,運輸的總量就不夠可觀,體現不出海上運輸的戰略價值。
但遼東打下來之後,就發現當地地廣人稀,要維持這麽大的地方,沒有人,就沒有地方稅收和農業產出,要維持駐軍,就只能從後方運輸補給,從後方運仍然是勞民傷財,此時海上運補的戰略優勢凸顯無疑。
至此開始,山東半島成為北上遼東的重要港口基地,當地的造船、海運極為發達,受到多年前朝廷拖欠采購款項影響,對萊州造船業造成極大沖擊,剛剛有所起色,又遭齊州決堤影響,大量災民湧入山東半島。
二月十一午時剛過,沈雲卿坐船抵達神都,安頓了獨孤玥,馬不停蹄去林毅賢府上。
張祥仍在淮北善後,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,戶部倒臺後,林毅賢比往常更忙。
“林大人,別來無恙啊。”
“無事不登三寶殿,客套話你就免了吧,你此來我府上是要面聖吧。”
“否則陛下也不能催促沈某撂下蘭陵的攤子火速北行。”
“那你告訴本官,這金戔寺的註意是不是你出的?”
沈雲卿有些意外,他本以為不會太快推動金戔寺,因為朝廷還沒從打擊中緩過來,現在推動金戔寺,缺乏必要政治的條件和市場環境,尤其是市場環境混亂,現在推出金戔寺,極容易陷入資金運轉陷阱。
他忙又問:
“金戔寺一事已經傳開了?”
“陛下年前已與懷王和薛伯充詳細商議,二人均未反對,正在籌款,此事究竟是不是你出的主意。”
“是沈某的主意,林大人難道反對?”
此言一出,林毅賢臉色果斷沈了下來,他說:
“金戔寺也好,錢莊也罷,現在只陛下、懷王與薛伯充三方,日後倘若座斷金戔寺財力,豈不是第二個戶部。”
“不對呀,沈某予陛下的方略是朝廷與民間共同參與,六部也能合夥,怎就只有陛下與懷王、薛伯充三方?”
沈雲卿壓根不知道,皇帝一早改了主意,所以現在的版本,壓根當初他設想的那樣。
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,皇帝、懷王、薛伯充雖然是三家,但本質上還是一家,把其他勢力排除在外,而林毅賢還有個外甥周晟,現在把林毅賢排除在外,那日後誰掌管了金戔寺,誰就控制了皇位,更何況懷王是周啟的舅舅,薛仲安還是周啟的姐夫,他林毅賢能不急?
“林大人,您的消息沒搞錯吧。”
“本官當面詢問陛下,怎能有錯。”
“這不行,不能如此,要生大患的。”
“豈用你說。此法既是你所提,事已至此,可有破解之法。”
“待沈某見過了陛下,當面與陛下言明利害關系,至於能否改變陛下心意,這恐怕就不好說了。”
“若是不能呢?”
“這也好辦,金戔寺並非萬能之法,有其不足與弊端,若幹年後仍得籌立其他衙門補其不足,可就此分金戔寺之權。”
“你此話當真?”
“林大人何時見沈某托大過。”
國有銀行本質上作用於宏觀,對市場末端資源配置反應較為遲緩,且引導性質更強,還缺乏私有銀行靈活性、積極性。
當市場金融環境成熟,相關技術儲備日趨完善,生產力大幅提升,必然要產生現貨期貨與股票市場,以便於更高的服務於市場,方便中級市場的資源配置。
過於強勢、僵化、壟斷的銀行系統,不利於現貨市場的供應調節和配給,最終仍會反噬銀行系統,所以皇帝瓜分金戔寺,日後市場產生新的事物,最終仍得向現實讓步,擴大股權容納新的投資者。
談妥了金戔寺,林毅賢話鋒一轉,說到火器一事:
“據薛伯充稟報,忽喇一早從烏茲曼人手中夠得大量火器,可能不少。我與薛伯充、範勇商議後,一致人為我朝也因速速生產此等火器,你能否伸以援手助本官一臂之力。”
“這個……”
火器制造這件事上,沈雲卿的態度十分謹慎,因為工部眼下的技術基礎,已經具備發展相對先進武器的技工儲備,缺乏的是設備、理念、認知、知識儲備,以及接受過近代教育的高級人才,所以他並不建議按部就班再走一遍老路。
而且相較於火器,當下更應該集中資源培養人才,發展金屬切削機床,提升鋼鐵產能,發展制造更大的船舶。
但有鑒於周邊形勢的惡劣,薛伯充、範勇的顧慮是有道理的,略作思考後,他說:
“若要仿造烏茲曼兵卒所用火器尚有難度,沈某建議不妨制造更為厲害的大炮。”
“大炮雖然驚人,怎奈何笨重務必,使用不便,且每發只有一丸,只可用於攻城,如何招架千軍萬馬。”
“林大人放心,沈某有妙法可令大炮威力提增數百倍,足可敵擋千軍萬馬。”
由於早期火炮彈丸都為實心,而火炮的出現,很大程度上是腦洞夠大,將手持的噴子(鑄造銃),變成了更大號的噴子,用去砸城墻,所以早期大炮對付暴露野外的步兵,幾乎難有用武之地。
在開花彈、榴霰彈出現之前,實心彈的使用始終沒有出現重大改變。
當然,後期出現了跳彈技術,這有點像打水漂,不同在於讓彈丸子在地面上連續幾次反彈,從而增加殺傷範圍,看起來就如同是打水漂,但效果仍然有效。
但實心彈用於轟擊城墻,確是極為兇殘,彈丸初速、動能在火藥加持下,遠高於同等重量下的投石車彈丸,同時射程還夠遠,更重要的是省人力,轉移和使用都比投石機方便,但再方便,仍然不能改變重武器的缺點。
有鑒於單兵火器配套的覆雜性與成本,沈雲卿建議發展火炮技術,重要的是他分身乏術,沒這個精力去搞,與其耗費他的寶貴人生時間,不如去教幾年書。
這火炮根槍不一樣,鑄造火炮,尤其是早期鑄造火炮都是銅材,技術起點和門檻低,但是容易實現鳥槍換炮。
無論什麽前膛炮,只要肚子夠大,什麽彈丸都能裝。哪怕是十五世紀的大炮,樁十九世紀的彈丸,只要你塞得進,都能給發射出去。這就給發展榴霰彈、開花彈帶來了極大便利。
相比於實心彈丸的點殺傷,榴霰彈、開花彈的面殺傷對集群結陣暴露目標的殺傷無疑是毀滅性的,更致命的在於,真理在大炮射程範圍之內,即便射程只有三裏地,對於傳統野戰的結陣暴露目標,三裏地外發起打擊,也是毀滅性的。
有鑒於當下國內外的環境,發展技術門檻低,重要的是少花錢,見效快,能解決問題,更符合摳門卻不想掏錢的女帝心態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一月十八,沈雲卿、孤獨玥二人從寧陽碼頭登上陳炳言的樓船,在眾人目光中緩緩離開岸邊,朝著遠處駛去,沈雲卿牽著獨孤玥的手,站在二樓與她說:
“此去必是腥風血雨千斤重擔,你若害怕,我不怨你。”
獨孤玥緊緊依偎著他,義無反顧說:
“不,我從不怨天尤人,命數自有天定,又何必在乎明日風雨。”
“玥兒真好。”
“但你還是得要先娶公主。”
“在我心中,你二人都一樣,但我待公主相敬如賓,待你如吾之心,永在胸間生生不息。”
“公主其實挺好的,你也莫要負她。”
“呵呵……”
沈雲卿不置可否未做接應,周雪琳的事私下已與玥兒說透,她應該一早知道,早已準備了說辭。
樓船出了寧陽,未走運河北上,而是沿江先去海通。齊州、淮河相繼決口後,水道損毀嚴重,雖然洪水基本退去,大型船只仍有撞上暗礁和擱淺的風險。
走外海沈雲卿打算去萊州看看,而後經由黃河出海口取到洛水,進神都。
楊思茅、朱公成等人解散後,又成了無業游民,楊思茅的私塾是不能再開了,縱然他沒有惡意,但是讓一個造反的人去教書育人,顯然太說不過去,沈雲卿給他弄了一些當下的農業書籍和醫書,讓他帶去夷洲。
而朱公成、皮小五、郭友東等人仍然時長聚在一起,由於無事可幹,沈雲卿讓他們養牛,等待流配夷州,給他們一些錢財、牲口和先進農具帶往夷州,便於他們養家糊口。
此番流配隨遷百姓共計四千七百多口人,原本沒這麽多,民變的頭目有一個算一個才兩百三十多人,連同家眷子女才小兩千,多出來兩千八百多人都是本村的族人,一個帶兩個,兩個帶四個,牽牽扯扯好幾千人。
安置有得一大筆費用,沈雲卿掏了一半,海通州衙掏了四分之一,剩下四分之一由朝廷出,畢竟這個主意是他沈雲卿出的,花費再多,你不買賬,皇帝也不可能認這筆賬。
由於此前海通三縣拒不配合,王曦照舉步維艱,現在三個縣令和屬官都給擼了,他反而又焦頭爛額。
海通逗留兩日,沈雲卿坐船沿海而行,有鑒於林奇坤可能勾結海寇,而且迅速報覆,北上時雇傭了秀州苗家護送北上,以免發生不測。
抵達萊州已是下旬,逗留期間在陳炳言的指點下,去了萊州的船廠,實地勘察萊州的造船。
此時的萊州就是日後的煙臺,但行政範圍卻大得多,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,是岐帝國在渤海灣最為重要的港口與造船基地,其次是山東半島南部的登州,也就是後來的青島。
自從當年奪取遼東後,山東半島成為朝廷重點經營的前沿基地。
當年打遼東,仍然延續了陸路為主的策略,由於當年國力強盛,陸路出兵雖然打的吃力,最終仍然硬著頭皮打下了遼東,但國力由此為轉折點迅速滑坡,追根溯源,還是這一仗消耗了大量國力。
由此為轉折點,岐軍開始檢討戰略,最後發現經由海上出兵和補給要比陸路方便的多,其實當年也有將領提出,但是當年有個問題,打遼東的時候,恰逢南海海盜興風作浪,大肆劫掠往來商船。
為保障海上貿易的暢通,當時本就不多的遠洋船隊都去了南海護航,致使打遼東的時候沒有大船可用,船不夠大,運輸的總量就不夠可觀,體現不出海上運輸的戰略價值。
但遼東打下來之後,就發現當地地廣人稀,要維持這麽大的地方,沒有人,就沒有地方稅收和農業產出,要維持駐軍,就只能從後方運輸補給,從後方運仍然是勞民傷財,此時海上運補的戰略優勢凸顯無疑。
至此開始,山東半島成為北上遼東的重要港口基地,當地的造船、海運極為發達,受到多年前朝廷拖欠采購款項影響,對萊州造船業造成極大沖擊,剛剛有所起色,又遭齊州決堤影響,大量災民湧入山東半島。
二月十一午時剛過,沈雲卿坐船抵達神都,安頓了獨孤玥,馬不停蹄去林毅賢府上。
張祥仍在淮北善後,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,戶部倒臺後,林毅賢比往常更忙。
“林大人,別來無恙啊。”
“無事不登三寶殿,客套話你就免了吧,你此來我府上是要面聖吧。”
“否則陛下也不能催促沈某撂下蘭陵的攤子火速北行。”
“那你告訴本官,這金戔寺的註意是不是你出的?”
沈雲卿有些意外,他本以為不會太快推動金戔寺,因為朝廷還沒從打擊中緩過來,現在推動金戔寺,缺乏必要政治的條件和市場環境,尤其是市場環境混亂,現在推出金戔寺,極容易陷入資金運轉陷阱。
他忙又問:
“金戔寺一事已經傳開了?”
“陛下年前已與懷王和薛伯充詳細商議,二人均未反對,正在籌款,此事究竟是不是你出的主意。”
“是沈某的主意,林大人難道反對?”
此言一出,林毅賢臉色果斷沈了下來,他說:
“金戔寺也好,錢莊也罷,現在只陛下、懷王與薛伯充三方,日後倘若座斷金戔寺財力,豈不是第二個戶部。”
“不對呀,沈某予陛下的方略是朝廷與民間共同參與,六部也能合夥,怎就只有陛下與懷王、薛伯充三方?”
沈雲卿壓根不知道,皇帝一早改了主意,所以現在的版本,壓根當初他設想的那樣。
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,皇帝、懷王、薛伯充雖然是三家,但本質上還是一家,把其他勢力排除在外,而林毅賢還有個外甥周晟,現在把林毅賢排除在外,那日後誰掌管了金戔寺,誰就控制了皇位,更何況懷王是周啟的舅舅,薛仲安還是周啟的姐夫,他林毅賢能不急?
“林大人,您的消息沒搞錯吧。”
“本官當面詢問陛下,怎能有錯。”
“這不行,不能如此,要生大患的。”
“豈用你說。此法既是你所提,事已至此,可有破解之法。”
“待沈某見過了陛下,當面與陛下言明利害關系,至於能否改變陛下心意,這恐怕就不好說了。”
“若是不能呢?”
“這也好辦,金戔寺並非萬能之法,有其不足與弊端,若幹年後仍得籌立其他衙門補其不足,可就此分金戔寺之權。”
“你此話當真?”
“林大人何時見沈某托大過。”
國有銀行本質上作用於宏觀,對市場末端資源配置反應較為遲緩,且引導性質更強,還缺乏私有銀行靈活性、積極性。
當市場金融環境成熟,相關技術儲備日趨完善,生產力大幅提升,必然要產生現貨期貨與股票市場,以便於更高的服務於市場,方便中級市場的資源配置。
過於強勢、僵化、壟斷的銀行系統,不利於現貨市場的供應調節和配給,最終仍會反噬銀行系統,所以皇帝瓜分金戔寺,日後市場產生新的事物,最終仍得向現實讓步,擴大股權容納新的投資者。
談妥了金戔寺,林毅賢話鋒一轉,說到火器一事:
“據薛伯充稟報,忽喇一早從烏茲曼人手中夠得大量火器,可能不少。我與薛伯充、範勇商議後,一致人為我朝也因速速生產此等火器,你能否伸以援手助本官一臂之力。”
“這個……”
火器制造這件事上,沈雲卿的態度十分謹慎,因為工部眼下的技術基礎,已經具備發展相對先進武器的技工儲備,缺乏的是設備、理念、認知、知識儲備,以及接受過近代教育的高級人才,所以他並不建議按部就班再走一遍老路。
而且相較於火器,當下更應該集中資源培養人才,發展金屬切削機床,提升鋼鐵產能,發展制造更大的船舶。
但有鑒於周邊形勢的惡劣,薛伯充、範勇的顧慮是有道理的,略作思考後,他說:
“若要仿造烏茲曼兵卒所用火器尚有難度,沈某建議不妨制造更為厲害的大炮。”
“大炮雖然驚人,怎奈何笨重務必,使用不便,且每發只有一丸,只可用於攻城,如何招架千軍萬馬。”
“林大人放心,沈某有妙法可令大炮威力提增數百倍,足可敵擋千軍萬馬。”
由於早期火炮彈丸都為實心,而火炮的出現,很大程度上是腦洞夠大,將手持的噴子(鑄造銃),變成了更大號的噴子,用去砸城墻,所以早期大炮對付暴露野外的步兵,幾乎難有用武之地。
在開花彈、榴霰彈出現之前,實心彈的使用始終沒有出現重大改變。
當然,後期出現了跳彈技術,這有點像打水漂,不同在於讓彈丸子在地面上連續幾次反彈,從而增加殺傷範圍,看起來就如同是打水漂,但效果仍然有效。
但實心彈用於轟擊城墻,確是極為兇殘,彈丸初速、動能在火藥加持下,遠高於同等重量下的投石車彈丸,同時射程還夠遠,更重要的是省人力,轉移和使用都比投石機方便,但再方便,仍然不能改變重武器的缺點。
有鑒於單兵火器配套的覆雜性與成本,沈雲卿建議發展火炮技術,重要的是他分身乏術,沒這個精力去搞,與其耗費他的寶貴人生時間,不如去教幾年書。
這火炮根槍不一樣,鑄造火炮,尤其是早期鑄造火炮都是銅材,技術起點和門檻低,但是容易實現鳥槍換炮。
無論什麽前膛炮,只要肚子夠大,什麽彈丸都能裝。哪怕是十五世紀的大炮,樁十九世紀的彈丸,只要你塞得進,都能給發射出去。這就給發展榴霰彈、開花彈帶來了極大便利。
相比於實心彈丸的點殺傷,榴霰彈、開花彈的面殺傷對集群結陣暴露目標的殺傷無疑是毀滅性的,更致命的在於,真理在大炮射程範圍之內,即便射程只有三裏地,對於傳統野戰的結陣暴露目標,三裏地外發起打擊,也是毀滅性的。
有鑒於當下國內外的環境,發展技術門檻低,重要的是少花錢,見效快,能解決問題,更符合摳門卻不想掏錢的女帝心態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